top of page

活動報導

本計畫成立師生跨域社群,分別提供相關課程、工作坊、線上資源,以及協助監督產學合作的適法性。創造教師與學生互相支持與陪伴的適性環境。

​課程講座

/Web基本原理與技術課程/

從 2013 到 2023: Web Security 十年之進化與趨勢!

近年來,政府積極推動資安與國安的議題,突顯了資訊安全的重要性。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使得資訊安全變得更加複雜,然而,隨著時代的演進,人們對於資訊安全的認知和應對能力也在逐步提升。蔡政達講師分享了他從接觸資安到2023年的個人經歷和實際案例,透過與學生的互動和程式示範,他向學生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攻擊手法,例如SQL注入和跨網站指令碼(Cross-site scripting,簡稱XXS)。

在講座中,蔡政達講師著重解釋SQL注入的原理,這種攻擊通常發生在網站或應用程式與資料庫之間的漏洞。攻擊者利用一些設計較為簡略不良的網頁或程式,在其中夾帶惡意指令,使資料庫伺服器誤以為該指令是合法的SQL指令而執行,進而造成系統破壞或入侵。此外,講師也提及XXS攻擊,即攻擊者將惡意程式碼嵌入合法網站,當使用者載入該網站時,程式碼就會執行,可能導致各種安全問題。

「從 2013 到 2023: Web Security 十年之進化與趨勢!」​

從2013年開始涉足Web Security至今已經十年,蔡政達講師將這段時間常見的惡意攻擊手法歸納為四大類:架構、底層、不一致和跨應用。他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解說程式碼,並分享一些有趣的實例,以幫助學生更深入了解這些攻擊手法。在QA環節中,他提供了對學生在資安方面的建議,同時深入探討科技公司在實習面試中看重的方面,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未來發展方向。

​課程講座

/跨文化外與翻轉教學法課程/

Business Communication: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

商業貿易一直是國際熱門經濟活動,對於英文系的學生來說,未來有極大的機會接觸並使用商業領域的專業英文。在講座開始,講者東海大學國貿系教授Prof. Gotcher指出,無論在求職履歷、工作使用、出差,甚至與外國陌生人交談,非常需要使用高階或是專業英文。而英語系的學生無論在各樣的職場位置,工作上老闆或同事會倚賴其英語專長,請他們協助翻譯或撰寫商業書信,這些時候所呈現的英語使用代表所服務任職的公司,極需要高度正確且不允許犯錯!

「​Business Communication: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」​

講座一開始,Prof. Gotcher出了五題職場英文翻譯題,讓與會的輔大及東海同學練習中文句子翻譯為英文。專業英文常常有其固定用法,例如通膨率(inflation rate)、失業率(unemployment rate)、電動車(electronic car)等等,學生們必須要多觀看閱讀英文新聞台、英語報紙或網站,才有機會熟悉特定專有名詞的用法。

接著,講者提到跨文化行銷的範例。國際貿易少不了跨國行銷,共通語言英語的使用,除了需要高度專業正確外,企業更需要了解在地文化、語言的使用並考量當地文化禁忌,否則看似無害英語的使用會造成無效或負面行銷。

另外,Prof. Gotcher提供的數張標語照片,內容包含錯誤的中英文翻譯,因此講者提醒,製作任何英語廣告宣傳或標語告示,一定需要請教母語者,才能確保語言的正確使用,以免貽笑大方。

最後,Prof. Gotcher以一段真實商業語音留言來結束今天的講座。講者唸了一段長達數分鐘的客戶留言,其中充滿了重要訊息,大大考驗著與會學生的英語聽力及專注力。每個專有名詞,每個數字,每個重要資訊,都影響著後續採取的行動,若接受訊息者無法正確接收訊息,將有可能影響或傷害一場商業交易。因此專業英語及跨文化思維的訓練,值得英語學習者付出努力習得!

​課程講座

/數位行銷與實習課程/

科技業築夢踏實-從法文系畢業後的真實自白

數位行銷與實習課程,也不忘透過邀請業界講師來與同學分享,現有產業的實況以及當初踏入產業的甘苦談!

本次邀請到的講者,同時也是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的優秀校友----李紫楦,現職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關行銷部/策展行銷課的專員,從文科生如何跨領域踏入科技業,講者進行了完整的說明與詳細解釋,希望也能讓學弟妹們順利踏入產業工作!

講者李紫楦先從自身探索開始,告訴大家她求學過程中的坎坷,在過去求學過程中,大學不如正常體制下四年畢業,這裡頭的彎彎繞繞透過講者親自詳細敘述,又如何在過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、並為此去努力拚搏,讓眾人可以感同身受。

接著,講者提及在學期間的實習經歷,提及面對面試、最終的OFFER選擇,這一連串之後進入了今日的主軸「技嘉科技」。講者一開始就想進入技嘉,動機強烈、先前累積的實習經驗,最終成功進入。講者現任「公關行銷部/策展行銷課的專員」,工作內容涉及公關交流、行銷、出差電玩展等等, 外語能力已經不再是加分項,而是一個「必需品」,具備外語能力的跨領域人才,也是未來產業界關注的重點人才。

講座的最後一個環節,講者提到關於如何「找工作」的部分,重點包括了履歷的撰寫方式、多方嘗試才能知道不同產業需要的是什麼、面試中/後積極詢問展現出自己的態度,在無形之中可以累積面試的經驗、訓練膽量及臺風穩定度等等,更能在一來一回中慢慢找到這類公司與自己想要的東西,這也是一種找到自我方向的方式。最後,講到了講者未來的職涯規劃,對於較遙遠的規劃也還沒有確定,從講者的說法當中可以發現,她在工作後也還在尋找著自己的方向,技嘉科技並不是她的終點,而是她身為社會新鮮人的開始。

「科技業築夢踏實-從法文系畢業後的真實自白」​

​課程講座

/當代日本企業課程/

AIoT數位轉型,實現SDGs:日立個案探討

當代日本企業課程,於課堂上邀請到日立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創新生產事業本部的賴文榮總經理,為同學們帶來日立企業如何面對未來數位轉型的分享。與平常我們所熟知的講座方式不同,講者首先請同學分組,將班上60位同學分成10組,以與講者有互動的方式依序回答問題。

首先,講者詢問同學們,對日立這個企業有甚麼印象?並請同學先不要上網查詢資料並將手機關上,用最原始的發想來回答。接著帶出日立在台灣人的刻板印象中首先就是聯想到冷氣,但其實日立集團在台灣以及世界上來有涉略非常多的產業,像是運輸業,手機晶片等高科技產業等等,並不只侷限在冷氣這個單一產業而已。

接著,講者又播放了一個有關於日立在數位方面推動的產業創新相關影片「LUMADA」(影片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22mO9qGU18)  。LUMADA是日立的數位平台,將資料、資產與人員連結起來,以利推動產業創新。此解決方案也是LUMADA工業解決方案的軟體基礎,可讓資料產生洞察力,更有效地達成營運與業務成效。
接下來就是介紹今天講座的重點——AIoT,所謂的AIoT,就是指人工智慧(AI)與物聯網(IoT)這兩種技術結合所創造出的智慧工具。這些智慧裝置能夠自行學習、分析並做出決策,為人類帶來更加便利的生活。而IoT又是甚麼呢?IoT為「物聯網」,顧名思義就是讓物品能連上網,再利用網際網路來接收、儲存數據並加以分析,當IoT遇上AI的時候就是讓設備從「自動化」逐漸轉變為「智慧化」。因此5G通訊技術孕育而生,「高頻寬」、「高速傳輸」與「低延遲」是 5G 的三大特性,其中的「低延遲」更是促成 AIoT 普及的關鍵之一,指的是數據的接收端能夠立即收到傳輸端的請求並即時做出反應。

「​AIoT數位轉型,實現SDGs:日立個案探討」​

Society 5.0.jpg

「日本超智慧社會社會5.0」​

接著,講者詳細介紹了日本將實現超智慧社會社會5.0的概念,社會5.0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高度融合網路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「超智慧社會」,透過物聯網連結所有的人與物,共享知識和情報、對應個別需求,創造全新的價值。

​課程講座

/自然語言處理與python課程/

文科生vs.數位科技,你準備好了嗎?

課程「自然語言處理與Python」,於10月18日本學期舉辦第二次業界專家講座。這次講座,邀請到了在中天新聞大數據中心,擔任資深經理的程美華女士,分享題目「文科生vs.數位科技」,暢談數位科技在新聞產業的應用心得。

就新聞媒體的演變,程美華分析,手機時代重新定義了社會景觀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媒體發聲的一員。網路科技也解構了媒體生態,從個人網站、社群粉絲導向,到現在大數據分析應用。程美華表示,記者工作環境歷經巨大變遷,從過去單純記筆記,到主播時代嶄露頭角,再到網路媒體興起各佔一席之地,近年更面臨社群媒體與算法的衝擊。

就新聞產業應用面,程美華分享了多個案例:包括運用大數據分析劇本的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,以及麟科技協助影視作品的社群聆聽、數據行銷、劇本開發等。她也詳述中天新聞運用各種工具進行數據分析,以及ChatGPT等新科技的應用潛力。

最後,程美華引述大數據專家的觀點指出,數位科技使媒體及人際連結面臨全新的想像與可能。她認為數位科技不是單純技術,更代表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,數位科技將徹底改寫人類的溝通、生活與社會。程美華呼籲學生及業者保持開放心態,以迎接數位科技革命的到來。

「​文科生vs.數位科技,你準備好了嗎?」​

​課程講座

/數位剪輯與後製課程/活用AI創作 展現個人藝術風格/

AI繪圖 AIGC生成式影音創作教學工作坊

輔大B類計畫「AI進行式:智能數據分析與商務經營」中的「數位剪輯與後製」課程於10月17日、10月24日兩天舉辦「AI繪圖 AIGC生成式影音創作教學工作坊」,邀請到剛結束個展《向一棵棕櫚樹致敬》的新媒體藝術家郭佩奇,與同學分享自己的AI創作,以及帶領同學操作軟體AI創作。

「同樣是AI,每個人都是不同的。不同的使用方法,自然就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。」

「​AI繪圖 AIGC生成式影音創作教學工作坊」​

郭佩奇介紹了自己的個展《向一棵棕櫚樹致敬》,以及透過AI技術創作出來的《粉紅軍艦》作品。《向一棵棕櫚樹致敬》的靈感,源自於郭佩奇幼時隨海軍軍官的父親駐紮於加州長灘的回憶。2022年,再次回到美國的他,透過個展串聯了自己的回憶與情感。如何把童年快樂回憶,與戰爭與恐懼的意象結合?郭佩奇透過AI產生電影的圖像、影像與音樂,進一步後製加工,並將作品延伸到個人展場之中。

創作者該如何運用AI生成與呈現圖片或影像?郭佩奇建議,創作者可以把自己想要的內容寫下來,作者本身需要有足夠的資訊與構想,才能讓AI初步生成圖片,再以這些圖片為基礎,生成影片片段並進行後製剪接。他進一步說明,AI繪圖是運用電腦運算來為人類處理,透過人工智能生成的應用,簡化人類在美術設計上面花費的時間,包括室內設計、產品設計、創作草圖等等,都是AI繪圖運用的範疇。合理使用AI繪圖,也能解決業主與設計師的溝通成本。

AI繪圖軟體「Leonardo」
網站連結: https://leonardo.ai/

image.png
image.png

AI音樂生成軟體「AIVA」

網站連結:https://www.aiva.ai/

在第二堂課程,郭佩奇也向同學介紹了生成音樂的AI生成軟體「AIVA」,即使不懂樂理與譜曲,只要利用AIVA的介面,即可創作獨具自身風格的音樂。
大家也會關注AI創作商用與著作權的規範,郭佩奇指出,現有著作權法的法規保障的是法人及自然人,而AI目前仍是以輔助人類創作為主,AI並不會「自己」主動創作,因此,AI本身並不是著作權法保障的主體對象,普遍會被認定為協助人創作的「輔助工具」。不過,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及商業使用規範,仍要看各人工智能所提供的使用者規範決定。

最後,郭佩奇說,AI勢必會成為未來藝術的一大趨勢,同時也能提供創作者靈感,透過AI創作的自動化過程,能有效減少創作者與顧客之間提案與創作來回消耗的時間成本。AI所帶來的價值,有無限的可能性。

​課程講座

/自然語言與Python課程/

輔大校友楊雅惠 談網路輿情技術和應用

  「自然語言與Python」課程於9月20日邀請典通資訊科技總經理,同時也是輔大校友楊雅惠來到課程,分享輿情資料技術與業界經驗。在這場演講中,楊雅惠首先強調了網路輿情分析的重要性,她指出,這是透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和應用的關鍵。但同時,她也提醒大家,目前僅有約30%的資源被充分利用,還有更多的潛力等待被發掘。

  「好的資料投入,才會有好的產出」
楊雅惠提醒網路輿情分析中的四個陷阱:

「​網絡輿情資料在產業界的應用」​

  (1) 結構代表性問題,她以台北市的網路輿情資料比其他縣市之總和多兩倍為例,說明這可能導致不公平的結果。
  (2) 參與代表性的挑戰,她指出,北部、年輕人和都會區的參與率更高,可能導致偏見。
  (3) 意見代表性問題,好事不被廣泛討論,但壞事傳千里,因此容易誤判整體情感。大多數人潛水不發言,導致意見代表性的偏差。
  (4) 其他陷阱包括雜訊滿天,因為使用搜尋引擎的關鍵字搜尋可能無法聚焦分析,以及進退失據,即在不應該有反應的時候,網路聲量卻有反應。

  此外,她強調了社群媒體資料分析和網路輿情分析之間的區別,社群媒體資料分析關注人的參與,而網路輿情分析則關注輿情的文本資料。這兩者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也有所不同,包括廣告、銷售和消費者洞察等。最後,楊雅惠提到了大數據在了解客戶方面的重要性,她比較了調查、數據採礦和大數據的不同。她強調,透過分析,大數據可以提供深刻的洞察,並在產業中發揮關鍵作用。

bottom of page